大众日报记者 李梦馨
纪录片本是一个小众门类,近年来却接二连三爆款涌现。《守护解放西》《风味人间》《人生一串》……在保持口碑上乘的同时,也“收割”了很多年轻的观众。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网生纪录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业内认为,如果把电视台制播纪录片和台网融合下媒体网站传播纪录片作为纪录片发展的前两次浪潮,那么网生纪录片正在悄悄掀起纪录片的第三次浪潮,成为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因网而生、富有网感、拥抱网络的纪录片,在投入流量大潮的过程中,也不免遭遇困惑或失守,如何坚守初衷,便成了摆在当前的首要课题。
纪录片进入“网生时代”
关于纪录片的受众,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三高”,即高学历、高收入、高阶层。当网生纪录片成为一股新浪潮时,这种固定印象显然需要刷新了。
伴随着新媒体的强势兴起,纪录片与网络平台碰撞出了意想不到的火花。拥有内在网络文化基因的部分纪录片,在互联网平台上首先释放能量。《我在故宫修文物》最初在央视播出时,反响平平。偶然经人上传到B站后,迅速成为爆款。该纪录片无意于描述恢弘大气的场景,停留在宏大叙事的层面,而是借由一个个文物修复的故事,徐徐展开文物修复者的工作和生活。这种平民化视角的选取,恰恰暗合了网络受众的胃口。
在以90后、00后为主的B站上,纪录片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折服网友。钟表修复师王师傅,几十年来都跟故宫里的钟表打交道,他凭借着过硬的技艺和温文尔雅的气质,被网友称为“故宫男神”。网上甚至还流传着纪录片中他的单人剪辑cut,有着明星一般的待遇。纪录片被接受的方式,也经由互联网平台重塑。《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成功,被一系列后续反应证实着,不光反向输出主流媒体,后来还走进了电影院,并斩获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这一系列联动效应足以让从业者意识到,原本小众的纪录片其实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拥有大市场。由《舌尖上的中国》原班人马打造的《风味人间》,在网络平台首播当天便收获了破亿的播放量。这其中当然有前作成功的积淀存在,但区别于《舌尖》系列的快节奏叙事和精进的影像语言,这些契合网络表达的特点,无疑是关键因素。
网生纪录片作为新生概念逐渐为人知晓。哔哩哔哩副董事长兼COO李旎曾这样解释,当前纪录片快速走向以往被业界主流忽视的年轻人,这些纪录片作品“大多数由互联网平台驱动、面向互联网用户制作、在互联网平台播出和传播”。伴随着纪录片主战场的转移,可以确凿地说,纪录片已经进入“网生时代”。
从小众走向大众
加上“网生”限定词的纪录片,在表达方式上与传统纪录片大相径庭,一改纪录片往日“严肃”的刻板印象,变得更加接地气。
纪录片《历史那些事》创新性地引入历史小剧场,主动玩梗,迅速地俘获了一部分年轻观众。在苏轼的人生经历中,被迫陷入党争、一贬再贬的仕途生涯向来是被大书特书的内容,但在《历史那些事》中,被赋予浓重笔墨的却是苏轼发明东坡肉、自创羊蝎子、“日啖荔枝三百颗”等关于“吃”的故事,“吃货”苏轼的形象被立起来了。这种不同于以往的讲述方式,某种程度上是《历史那些事》身为网生纪录片对网络文化的主动迎合。如今,随意点进一部网生纪录片,都能够轻易察觉其与传统纪录片的悬殊画风。
资深纪录片导演谭天曾说,“纪录片诞生于电影时代,因为追求真实性,纪录片是不能虚构的,所以很难有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沉闷乏味似乎成了纪录片的代名词,纪录片也因此成为一个小众的影视类型。”
对网生纪录片而言,“沉闷乏味”便是刻意要规避的东西。如果说传统纪录片更多的还是单方面传递知识,那么网生纪录片便通过追求互动性,放下高冷姿态,从而拥抱更多受众。而这其中,便孕育着网生纪录片从小众走向大众的因子。
B站曾透露,纪录片《历史那些事》的观看互动比达到6:1,也就是说,平均每六个观众在观看之余会有一个人留下弹幕评论或点赞投币,这样的比例在纪录片内容中是很罕见的。这种效果是通过主动玩梗、有意埋梗的方式达成的。在《历史那些事》的正片内容中,旁白时不时地会引用“点赞投币收藏”等B站的常见梗,让网友心领神会。可以说,在弹幕文化盛行的网络平台上,网生纪录片在制作环节就已经为播出后的弹幕互动造好势,只要一释放信号,网友便能齐刷刷地一呼百应。
互联网平台同时为纪录片类型的创新搭建好了各显身手的舞台。不同类型元素之间可以毫无阻碍地破壁,网生纪录片有了多种表现手段,常见的有纪录片和动画片元素的结合,纪录片与真人秀类型的交融,还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纪录短片。聚焦中国早餐文化的《早餐中国》,为了迎合当下的短视频观看习惯,将每一集的长度浓缩在5-10分钟,这种短小精悍的纪录片,如导演王圣志所愿,打破了观众对纪录片的固有认知。在短视频大行其道的今天,不出意料地收获了不俗的市场表现。
娱乐消解了严肃性?
迎合网络审美的网生纪录片,不可避免地要承受网络文化肤浅的一面,一部分网生纪录片便困于媚俗的争议中。
《历史那些事》就被一些人质疑恶搞历史,娱乐性喧宾夺主,模糊了纪录片的定位和初衷。同样遭批评的还有警务纪实节目《守护解放西》,该纪录片以湖南省长沙市坡子街派出所民警为核心,展示大都市核心商圈城市警察的日常工作。在如实呈现基层民警日常警务工作的同时,众多让人啼笑皆非的案件成了互联网上的快乐源泉。譬如,醉酒后大闹派出所,自称“长沙老大”的15岁女孩;被称“四线演员”心生不满与人打架的男偶像……这些离奇的桥段,承担了纪录片的众多笑点,让很多网友慕名围观。
或许是尝到了娱乐化表达带来的甜头,《守护解放西》在制作上明显向综艺风格靠拢。在第三季的评论区,不乏吐槽过于综艺化、娱乐化的声音。其中一桩“长沙85后女子私生饭式骚扰00后男子”的案件,受害者甚至被造谣,不堪其扰,但娱乐化的表达造成了观众关注点的偏移,评论区多是打趣的声音,少见严肃讨论的内容。
研究者认为,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是网生纪录片的一体两面。网生纪录片在商业化探索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有向商业化妥协的嫌疑。在美食类纪录片中,常见赞助商打入其中,原本承担传播知识功能的纪录片暗中沦为了商业宣传片。
这些担忧都不无道理。网生纪录片依托互联网平台而生,走出小众领地,便有了市场化的考量因素,难免要或多或少地吸纳商业或娱乐元素。这就对网生纪录片提出了新的挑战——既要坚守纪录片的真实底线,又要作出适应时代的改变。
互联网平台造就了纪录片的新生,也在重塑着纪录片的面貌。纪录片拥抱网络、进行商业化探索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纪录片的产业化,形成成熟的行业生态,找寻真正的生存之道。对纪录片而言,追求商业化目标无可厚非,但理应坚持艺术本位,不能一味向流量和市场缴械投降。谭天认为,“纪录片的思想性、艺术性与商业性、娱乐性并不一定是对立的。”换一种活法的纪录片,未必不能既活得下去,又活得很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