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 正文
爆雷、挤兑、破产,硅谷银行经历48小时至暗时刻 天天快讯
来源:界面新闻  时间:2023-03-12 12:14:34
字号:

如果要问,一家万亿规模的银行从传出爆雷消息、引发挤兑,到宣布破产,需要多长时间,那么,这两天的硅谷银行给出了答案——48小时。


(资料图片)

这48小时,硅谷银行经历了至暗时刻。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规模的银行倒闭事件,仅次于华盛顿互惠银行。

当地时间3月10日,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的一份声明,美国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DFPI)当日宣布关闭美国硅谷银行,并任命FDIC为破产管理人。根据声明,硅谷银行将于2023年3月13日重新营业,硅谷银行的官方支票将继续兑现。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硅谷银行的总资产规模约为20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万亿元),存款规模为17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

大家纷纷惊呼“见证历史”的同时,也不免感到恐慌,有人担忧硅谷银行会不会是第二个雷曼兄弟,引发金融危机?也有人担忧,全球创投圈将面临巨大考验。

当地时间3月9日,美国硅谷银行宣布其已完成约210亿美元规模的投资组合出售且因此在2023年一季度蒙受约18亿美元的税后损失,计划通过出售普通股和优先股募资22.5亿美元。

该消息公布后,硅谷银行股价暴跌超60%,创1998年以来最大跌幅,市值一日蒸发94亿美元。美股银行板块亦普遍下跌,美国银行、富国银行收跌超6%,摩根大通跌超5%,花旗集团跌超4%,四大银行市值蒸发524亿美元。

当晚,硅谷银行表示他们已与股权投资机构General Atlantic 达成协议,后者将认购硅谷银行约5亿美元普通股。硅谷银行还向投资者致信表示,出售股票筹资行为将带来现金流动性、盈利能力与财务灵活性的改善,增强硅谷银行财务状况与客户支持能力。

根据加州的一份监管文件显示,投资者和储户周四试图从硅谷银行提取4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00亿元),这是10多年来美国最大的银行挤兑之一。根据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周五提交的接管令,截至3月9日,该银行的现金余额为负的9.58亿美元。

3月10日,有消息称,硅谷银行尝试融资的行动遭遇失败,正在进行谈判以寻求整体出售。硅谷银行盘前交易中再度下跌63%,随后,纳斯达克暂停硅谷银行的交易,该行将停牌至满足提供更多信息的要求。

当日12点,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的一份声明,美国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DFPI)当日宣布关闭美国硅谷银行,并任命FDIC为破产管理人。

FDIC称,下周一上午前,所有参保储户将能完全访问他们的账户。一旦FDIC出售硅谷银行资产,未投保的储户将获得接管证书,并可能有权获得股息。

据媒体报道,在硅谷银行披露大规模亏损不到两周前,硅谷银行金融集团首席执行官Greg Becker根据一项交易计划卖出了360万美元(近2500万元人民币)公司股票。监管备案文件显示,2月27日,Becker卖出了12451股母公司硅谷银行金融集团的股票,为一年多来首次。他在1月26日提交了出售股票的相关计划。Becker本人和硅谷银行金融集团都没有立即回复有关Becker出售股票以及他在提交相关计划时是否清楚公司当时计划筹资的问题。文件显示,这笔交易是通过Becker控制的一家可撤销信托进行的。

对于硅谷银行事件, 雷蛇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民亮(Min-Liang Tan)发推表示,他认为推特应该收购硅谷银行,成为一家数字银行。特斯拉CEO马斯克回复称,他对这个观点持开放态度。

本周,穆迪已下调硅谷银行(SVB)的信用评级,理由是SVB资金与盈利能力在短期内发生了“重大变化”。

面对这一事件,中外资PE、VC基金和创投企业近乎崩溃。据第一财经报道,某开户在SVB的创投基金人士表示,在北京时间周五白天尝试将资金转出来,晚上显示正在处理中,但再后来就显示延迟到周一了,非常担心,感觉资金取出来的机会渺茫。

多位PE、VC基金资深投资总监亦表示,硅谷银行事件很容易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因为硅谷银行的客户结构单一,多为创业公司,它们本来融资就困难,如今硅谷银行的存款还取不出来,可能无法正常支付工资。

SVB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科技创投圈的融资支柱,它的突然崩溃加剧了许多创投企业的不确定性。

过去40年,硅谷银行是美国高科技初创企业投融资服务最活跃的金融机构之一。不同于传统大型银行,硅谷银行的主营业务相当“另类”——专注向美国高科技初创企业提供股权融资、过桥贷款、经营性贷款等投融资服务。

尤其是硅谷银行开创的投贷联动模式,一度成为传统银行扶持高科技初创企业发展的“典范”。

具体而言,硅谷银行在向高科技初创企业提供信贷资金的同时,会用自有资本买入这些企业的少部分股权(或认股期权)。随着企业不断成长发展,硅谷银行不但成功收回贷款并获取可观的利息收入,还能通过企业股权增值获取丰厚的股权投资收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一位熟悉硅谷银行运作的美国创投机构负责人表示,“事实上,很多美国高科技初创企业在做大做强后,为了感谢硅谷银行对他们早期发展的投融资支持,会将大量资金存放在硅谷银行,既可以助力硅谷银行支持更多初创企业成长,又能获取较高的存款利息收入。”

但是,硅谷银行此次遭遇陷入资金流动性风波,恰恰是因为它过度依赖科技企业存款。

具体而言,由于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大与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导致去年以来美国IPO市场不景气,众多高科技初创企业不得不从硅谷银行持续抽走大量存款支持自身业务运营,导致硅谷银行存款流失加剧。

其结果是硅谷银行只能抛售210亿美元长期资产支持抵押证券补充资金流动性缺口,却遭遇约18亿美元亏损。

此外,美国经济衰退导致众多高科技初创企业经营困难,令硅谷银行面临更大的贷款损失风险与坏账拨备压力,迫使它不得不紧急增发出售股票“提前补充资本金”,一面为坏账拨备做“准备”,一面需补充上述18亿美元投资亏损,导致其资金流动性风波骤然升级。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认为,硅谷银行此次爆雷主要是硅谷银行资产端期限错配引发的。

王剑认为,疫情期间美联储放水,美国的PE/VC市场也快速扩张,给硅谷银行带来大量低息存款,硅谷银行的规模得以快速增长,其资产总额从2019年末的710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末的2115亿美元,其中2020年同比增长63%,2021年同比增长83%。

但是这一切在2022年完全逆转。随着2022年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PE/VC市场的流动性盛宴结束,硅谷银行也面临巨大压力。硅谷银行2022年总资产较年初仅增加了3亿美元,有息存款成本从2021年的0.13%大幅攀升到2022年的1.13%。

更严重的是,硅谷银行在过去几年存款大幅增长的时候,用吸收进来的资金在资产端配置了大量长久期的持有至到期资产和可供出售资产,期限错配严重,面临巨大的利率风险。从硅谷银行持有至到期资产和可供出售资产的结构来看,主要是住房抵押证券相关产品,资产本身信用风险不大,但收益率很低,只有1.6%左右。这些资产久期很长,其中大约80%的金融资产剩余期限都在十年以上,利率风险很大。

此次硅谷银行的问题在于其在流动性宽松时期大量吸收低成本存款,并配置了长期限的债券资产,导致潜在的利率风险大幅增加,美联储加息使得问题暴露。

此次硅谷银行的事件,很多国内的朋友担心硅谷银行作为股东的浦发硅谷银行的发展情况,以及是否会受到影响。

浦发硅谷银行发布公告,浦发硅谷银行成立于2012年8月,是一家在中国境内注册的法人银行。浦发硅谷银行拥有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有独立经营的资产负债表。作为中国首家科技银行,浦发硅谷致力于服务中国科创企业,始终按照中国法律法规规范稳健经营。

据其官网介绍,浦发硅谷银行由浦发银行与美国硅谷银行合资建立,是中国首家拥有独立法人地位、致力于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银行,也是第一家中美合资银行。

据天眼查,浦发银行与硅谷银行对浦发硅谷银行的持股均为50%。截至2021年,浦发硅谷银行共服务了约3000家企业客户,其中约40%的客户是B轮以前的早期公司,60%是从成长期一直到IPO的企业。

对于此次事件,国内多家机构对此进行了解读。

中信证券:硅谷银行流动性困境尚不足以引发金融海啸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美国硅谷银行困境的主因是美联储持续加息背景下流动性风险的暴露。诚然,市场恐慌情绪正在蔓延,但我们认为目前硅谷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尚不至于发展到债务危机,也不足以引发金融海啸。美国高利率环境下金融体系的风险在逐步累积,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与债市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可能放大局部金融风险,未来局部性金融风险仍需防范。

国信证券:硅谷银行事件大概率不会演变成更广泛的危机事件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银行团队认为,此次硅谷银行的问题在于其在流动性宽松时期大量吸收低成本存款,并配置了长期限的债券资产,导致潜在的利率风险大幅增加,美联储加息使得问题暴露。我们认为硅谷银行问题大概率不会演变成更加广泛的危机事件,主要是因为公司的问题比较独立,几乎不存在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交叉风险。对我国银行而言,更是没有什么直接影响。

中金:当前整体情况可能并没有市场担忧的那么紧张

中金银行和策略组认为,从历史经验来看,流动性冲击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当前整体情况可能并没有市场担忧的那么紧张。杠杆方面,金融危机后,美国金融部门在强监管下整体杠杆处于较低水平,且资本充足率也相对健康,因此发生大面积的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似乎并不高,上述事件可能无法代表整个美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角度,追踪的一系列美国在岸及离岸流动性的收紧也并没有那么显著。在极端假设下,如果后续流动性继续收紧引发更大层面和程度的流动性冲击,美联储可能而且也有充裕的手段提供流动性支持。

标签: